首页

优美之家跪舔

时间:2025-05-28 23:37:12 作者:科技赋能助丰收 全国麦收由南到北有序推进 浏览量:35475

  眼下,麦收工作由南到北有序推进。各地抢抓时机,科技助力,夯实夏粮丰收基础。

  西南麦区小麦收割接近尾声。云南全省小麦收获已过九成,在曲靖师宗县的小麦单产提升示范片区,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。当地主推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品种,引导农机合作社参与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。今年,全县小麦种植面积同比增长4.6%。四川全省小麦收割超837万亩,预计月底基本完成收割工作。在绵阳三台县小麦种植基地,针对丘陵地区设计的收割机,带有自动水平功能,能够保证小麦能从根部收割完整,小麦收割率可达97%以上。

 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收割加速推进。湖北今年种植小麦1500多万亩。在钟祥,搭载着北斗卫星导航的收割机能够精准高效完成收割、脱粒全流程,收割后的小麦可以直接装车转运至农事服务中心烘干。当地通过搭建“共享农机”平台,农户只需要通过手机,即可预约收割、烘干、仓储等农事服务。安徽全省小麦收获进度已超过40%,安庆桐城协调300多台收割机参与麦收,机收率超过98%。

  华北和黄淮海麦区小麦陆续开镰。江苏3600多万亩小麦开始收割。在宿迁泗阳县的万亩麦田里,联合收割机正抓紧作业。当地通过强化田间管理、开展单产提升行动等举措,助力小麦产量增长。河南小麦种植面积约8500万亩,目前收获已超3200万亩。在南阳镇平县,联合收割机实现收割、秸秆粉碎等多道工序一气呵成,大大提高作业效率。今年,当地通过网站、合作社等及时发布小麦种植面积、适收期等信息,开辟跨区作业农机绿色通道,引导农机手有序流动,确保小麦颗粒归仓。

  (央视新闻客户端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电力“蜘蛛侠”奋战特高压

司法裁判的价值不仅是定分止争,还在于通过确立行为规范、传递价值导向,引领法治进步。今年“两高”报告列出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案件。

香港举行晚会迎“雪龙2”号 科考队员上台走秀讲故事

在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中,有一根至关重要的“线”——极低温特种高频同轴线缆,这根线是量子计算机信号传输的关键组件。为解决“一根线”难题,本源量子计算科技(合肥)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0研究所,顺利完成适用于极低温环境的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技术攻关,以远低于进口设备的价格,实现了该模组的国产化。

如何促进科学家国际流动便利化?2024世界科发论坛倡议“五坚持”

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。从各国体育代表团到赛事工作人员、志愿者,亚运盛会以爱相连、共赴未来,书写紧密相连、团结奋进的亚洲情谊。(完)

【我们共芳华——党外人士话复兴】王立平:不给同行留“活路”这是对世人的尊重

1930年,台北孔庙未竣工时,王益顺病逝于厦门,出生于台湾的漳州派匠人陈应彬承接仪门及棂星门的修建工作。台北孔庙仪门,也成为闽台传统建筑不同派别的技艺交集,别具一格。这样的交集,90多年后在泉州博物馆里延续。

湖南祁阳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

在湿地智慧中心,闽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分析平台让人大开眼界,该平台于2022年11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。该平台运用GIS信息、云计算、AI识别技术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专网传输等高科技手段,与湿地各个角落安装的共计30多个高清鹰眼探头相连,能够实现生态监测、综合预警等功能。其中,AI鸟脸识别系统,可以通过实时监控,通过比对,对鸟进行统计和识别,该系统不仅让观测的范围更广,效率更高,也让候鸟的研究和保护更加科学。(吴晟炜 周密 俞建伟 姚祥锋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